2013年9月28日

南北奔波,波蘭遊- day5

2013.09.17 @ KRAKOW

為了避免錯過旅館check out時間規定, 出門前就把鑰匙交出去, 順便請他們託管背包;
可是這間旅館空間小到不行, 於是他們就幫我" 轉介"到另一家去哩...
是說, 原本住的叫yellow, 感覺有點黃← 因為yellow真的是黃色ㄇㄟ,
轉介過去的叫flower, 搞得我像在同一位媽媽桑的兩家酒店間流連忘返... ##ReadMore##

沿著Krakow Barbican前的Jana Matejki廣場走,nEO_IMG_IMG_3930
可以找到位於Kurniki Street上的no.304巴士站牌,
no. 304巴士則是前往鹽礦所要利用的大眾運輸工具;
Krakow Barbican建於15世紀, 是進入舊城區的要塞,
廣場上的大型雕塑是Grunwald紀念碑, 描述著:
1410年, 波蘭與立陶宛聯軍, 擊敗條頓騎士團的那場戰役,
此後, 條頓騎士團江河日下, 一蹶不振...

搭乘no.304巴士前往鹽礦的路上, 遇到兩對從芬蘭至此觀光的老夫婦;
其中一個老先生原想問我, 在哪一站下車,
就在我回答他: i thought i could follow you後, 他就決定再找另外的人求救了...
( 見鬼了, 不找當地人, 找個亞洲臉孔問波蘭公車路線, 太看得起我了吧~)

在車上短暫寒暄時, 跟他說Kimi今年F1跑得很好, 他笑著反問: 你也認識iceman阿;
全球性的運動真是閒聊好話題, 之前也曾跟巴拿馬人講到M.Rivera, 對方可驕傲的咧...
( 總不能跟芬蘭人聊nokia近況, 多傷感情...)

nEO_IMG_IMG_3933

兩個小時之後, 終於來到Wieliczka Salt Mine,
鄰近克拉科夫的另外一處UNESCO世界遺產;
和集中營一樣, 參觀都必須要加入館方的團體導覽,
英文團, 因為需求人數較多, 每30分鐘就有一團出發...
老天爺對我實在厚道, 過去兩天的天氣頂多陰沉, 不曾下雨,
直到今天要深入地底, 祂才叫雨神上工... ( 陳之藩: 謝天)

鹽礦大概從13世紀就開始開採,
由於長期大量挖掘, 1996年停產時, 坑內資源已所剩無幾;nEO_IMG_IMG_3956
現在進入鹽礦還能看到的" 鹽巴蹤跡", 除了鹽雕外,
就剩附著在牆壁, 或者地面與天花板上的鹽結晶體...
當拎盃看到白花花鹽巴時, 內心的假文青靈魂便蠢蠢欲動,
既然謝道韞說過,白雪紛紛是未若柳絮因風起,
那我也想講, 白鹽片片是身上長癬差可擬...
( 鹽巴在牆壁上, 東一塊西一塊, 真的很像長癬耶~)

nEO_IMG_IMG_3985

鹽礦往地底挖了327m深, 接下來就有一個大問題:
鹽如何接駁到地面上, 總不能底下的人挖多少, 吃多少;
為了克服搬運問題, 這群人遂而在地底打造多種" 機司",
改變施力方向的靜滑輪, 讓作業事半功倍的動滑輪,
甚至還拉了電線, 鋪了鐵軌, 使用蒸汽機, 電動鑽頭...
總之, 路面上在工業革命, 地底同樣與時俱進,
差別僅在於, 這裡沒有陽光照射, 空氣也沒上頭新鮮...

demo用的假人, 面無表情的模擬當時的作業狀況;
我忽然想到少林寺十八銅人陣說過的一句話: 口亨~ 得罪方丈還想跑... ( 擺陣ing)

nEO_IMG_IMG_4000

由於人們長期待在地底下幹活,
慢慢的, 礦坑中開始有一些地面生活不可或缺的設施,
舉凡: 教堂← 信仰中心, 臥房← 輪班休息, 網咖← 唬爛;
特別是這座Saint Kinga's Chapel, 富麗堂皇直逼帝寶,
有水晶燈吊飾← 真的是水晶, 還有形形色色的鹽雕壁畫,
禮拜堂高12m, 佔地面積970m², 比帝寶一戶還大得多囉...

話又說回來, 這些礦工真的很可憐, 不見天日, 環境惡劣, 薪水可能又只有22k,
如果不倚靠神的力量, 將希望寄託在信仰上, 早晚會起肖, 然後上凱道, 我是說出人命啦...

nEO_IMG_IMG_3974鹽礦總共有9層, 現在開放參觀的只有最高的那3層,
繞完鹽礦需要走290公里, 參觀路線只有2公里,
看過的房間, 工作場所, 禮拜堂加起來, 不過整個空間的3%;
換句話說, 實際的維利奇卡鹽礦, 巨大且複雜到超乎想像,
如果不小心在某處迷路, 下一個鹽雕也許就是你...
( 反正鹽巴剛好可以防腐, 保證不會爛)

巴士回程碰到大雨, 路上塞車塞得一蹋糊塗, 回到克拉科夫後, 在" 小花旅館"稍作休息,
晚間才又拎著行囊到火車站報到, 準備搭夜車前往下個城市: Gdansk, 格旦斯克...

本日照片都在flick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