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.12.26 Wed. @ Vientiane→ Luang Prabang
前往永珍Wattay機場的司機以為我們要回家了, 差點把tuk tuk駛入國際航廈;
是說航廈間的距離很近, 近到我在國內航廈lobby打噴嚏, 國際航廈的人都聽得見...
報到櫃台非常簡易, 連行李輸送帶都能免則免, 單純人工拉貨作業;
捨棄自動化, 採用大批人力, 也許是政府降低失業率的一種法子吧...
等待登機的過程, 我們總共跑了兩次廁所, 聽完三十幾首歌, 批評台灣政府數百回;
終於, 廣播中傳來美妙的聲音: 親愛又貪玩的旅客, 備妥登機證與護照, let’s go...##ReadMore##
龍坡邦機場比永珍Wattay更" 精緻", 國際線海關通道後方就是機場唯一的行李轉盤,
好幾次海關人員搞不清楚乘客從哪冒出來, 頻頻上前詢問...
" where are you from", 海關盤查" 被擠到"通道邊上來的人,
" vientiane", 乘客搔搔頭回答,
" ok, please do not stay here", 海關作勢要人往後方退去...
接連幾次相同的狀況, 讓拎盃想起九品芝麻官的橋段→
方唐鏡: 我又跳出來啦~打我阿笨蛋~ ( 然後, 他就被打了)
hostel老闆說, 前幾天隔壁旅社也來了兩個台灣人;
我比較好奇的是, 台灣人這麼有特色喔? 隔壁住進兩個你也略懂?
他還說, 房裡的淋浴設備made in china, 台灣人在操作上應該不陌生;
當然不陌生, 聰明的台灣人就算拿到" made in 亞利安星球"的產品, 也是馬上上手, ok...
只是老闆對台灣人的賞識, 3分鐘後就被我們這兩個汙點毀壞殆盡;
my partner直接被淋浴設備" 顏射", 我則是中招" 褲濕啦"...
古有云: 滿招損, 謙受益... 此時方能體會...
中午在路邊攤點了一份法式三明治 ←應該是法式的吧~
大快朵頤的同時, 有個tuk tuk司機跑來問向我們搭訕;
搭訕當然不只是因為我長得帥, 而是他想作生意...
簡單詢問佛洞與瀑布的車資後, 決定跟他買服務,
也許是之前有被放鴿子的悲慘經驗, 司機竟然還問了一句:
are you sure...
" 汙點"的腦袋或許不甚靈光, 但還知道什麼叫做一言既出, 駟馬難追;
言而無信, 這是畜生← 投名狀說的...
手裡拿著用一塊錢美金買回來的龍坡邦地圖,
盤算著待會兒要先去哪探勘時, 我們一致同意:
先換盤纏...
龍坡邦的匯率不比永珍差,
換言之, 沒有必要在永珍一口氣將美金兌換掉,
否則沒花光的寮國kip得又再換回美金, 麻煩又傷荷包...
龍坡邦曾為寮國王都, 那是君王治國時期的事情;
1975年後, 共產黨當家, 便遷都至現今的永珍...
這座位於Mekong, Nam Khan兩河交匯處的山城,
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名的世界遺產;
而過去十九世紀末法國殖民後遺留下來的法式風格,
融合寮國當地文化, 成了龍坡邦特色...
Wat Pa Huak就在皇家博物館的對面,
登上Phousi Hill的山道旁;
參觀這座寺廟完全免費,
而入內拍照也是被允許的, 除了禁止使用閃光燈...
牆上斑駁的壁畫是該廟的最大賣點,
而有如風中殘燭的柱子與大門, 同樣具有看頭;
只是不知道廟外過去那片竹林跑去哪了,
否則它又怎麼會有" 竹林中的修道院"之稱呢...
bamboo bridge是龍坡邦的乾季限定款,
唯有在湄公河流量稍小時才得以通行;
橋頭附近立了一張告示牌, 告知遊客:
欲從橋上過, 留下買橋財- 5000 kip...
過橋時 ←將子說怪怪的, 腳踩著竹子的感覺非常不踏實,
主體結構喀喀響, 還帶著特有的彈性與晃動節奏;
不曉得為什麼, 總有預感:
眼前幾位沙彌, 就算橋塌了, 也能學達摩一葦渡江...
( 但, 三餐大魚大肉的拎盃, 就滅頂了...)
夜裡, 隨手買了一份春捲, 一罐Beerlao帶回旅館內,
原以為可以感受" 流浪的味道", 但怎麼喝都覺得酒是臭的, 是哥的味蕾對不起你, 寮國啤酒...
那份春捲總共有六捲, 10000 kip, 不到台幣40元, 超便宜;
重點是, 外皮入口即化, 內餡不油不膩...
嗯~ 這才是流浪的味道, 這才是流浪的味道啊... ( 舔嘴)
兩個人, 一罐啤酒, 六條春捲怎麼夠,
為了避免在沒有關東煮可當宵夜的龍坡邦餓肚子,
我們還泡了兩碗遠從... 永珍帶過來的泡麵;
即便泡麵是泰國Tom Yam Kung與打拋豬口味,
用寮國的熱水淋下去, 散發出來的就是道地正統寮國風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