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一定要說說這段找尋公車的經過!
當我按照旅遊書上的指示, 搭乘鹿特丹捷運來到Zuidplein站換公車時,
死命找尋的no.154巴士就是不見蹤影;
整張公車總站貼出來的巴士時刻表內, 根本沒有no.154巴士,
換句話說這是人間蒸發的一條路線... >___<
就在我放棄搜尋, 打算利用土法煉鋼的方式對照公車站牌名稱時,
神諭在耳畔響起: Hey, get on the car!
原來是一位巴士大叔, 他招招手示意我上車,
然後問我: Do you look for the bus to Kinderdijk?
How do you know? 難道你可以看穿我的心思?
many people like you, look for the bus… ( 我還以為他要說很多人喜歡我 =___=a)
It’s not the bus to Kinderdijk, but i can pick you up to the right bus stop, so… get on!
太好了... 讓我遇到好心的巴士大叔, 馬上二話不說跳上no.143巴士...
巴士大叔是個聊天咖...
問我是不是學生, 在歐洲念書; ( 我一看就是學生臉!)
知道我要去比利時, 還熱情的在紙上寫下Gent和Antwerp(en),
告訴我: 那是很漂亮的地方,要去要去~
事實上在公車總站搭乘no.90巴士可以到達小孩堤防,
不過no.143有幾站是和no.90重疊的,
因此巴士大叔打算直接送我去最後一個兩車重疊的巴士站牌候車!
除此之外, 他也順道問了我之前去過哪幾個荷蘭的地方...
不過當他指著馬路上一台老爺車, 而我馬上答腔: Citroen時,
他倒是當場投以佩服的眼光說: ya~ u know !
( ㄎㄎ~ 我好歹也在車廠工作ㄋㄟ~)
經歷約莫3小時左右的車程, 好不容易到達小孩堤防!
到底小孩堤防和那個用手堵住堤防漏洞的故事有沒有關係?
答案是: 我不知道!
只是當你下車一眼看見好幾支風車時,
絕對會情不自禁的說: 哇賽~
( 風車單位應該是" 好幾棟"才對… 因為風車都好大!)
還記得荷蘭是一個多數國土低於海平面的國家嗎?
因此早期的居民利用風車把水一階一階的" 排出"土地外,
讓土地可以做更多利用;
這些風車不只是" 排水機具", 也是一家人的房子!
過去, 還曾經有一個大家庭多達13人居住在一棟風車屋內呢!
千萬別看這些風車傻不隆咚, 非常可愛的模樣;
葉片每秒可以轉兩圈, 人站在風車下方感受到力量可說是十分威猛!
如果不小心被葉片打到頭, 那可不是" 小孩打頭"而以,
絕對是把你打飛到月球去... 我是說, 只有你的頭去月球...
21世紀,
我們用風車發電,
經常在沿海地帶架設整批風力發電車;
而1740年代的荷蘭人,
則利用這些風車走出低窪地的困境!
擁有270年歷史的19座風車,
是這回歐陸之旅看到的第三處世界遺產;
小孩堤防的風車讓現代人看見早期生活的風貌與艱辛,
同時也讓絡繹不絕的觀光客深深感佩先人的大智慧!
對了!
搭成no.90巴士來到Kinderdijk時,
你會發現有四個站牌都以Kinderdijk為開端;
如果不想走太遠,
記得是在Kinderdijk Molenkode下車喔!
別提前按鈴下車了...
( 我就是多走將近1000m的走路悍將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