連長谷子地接獲軍團命令,
率領第九連堅守陣地;
除非聽到部隊吹響集結號,
否則就是戰到一兵一卒也要死守下去!
在一次又一次的攻防中,
第九連兄弟相繼陣亡;
谷子地始終沒有聽見弟兄說的集結號,
最後九連除了連長外無一倖存...
谷子地在餘生裡帶著悔恨,
誓言替陣亡的連上兄弟爭取一個烈士的名!##ReadMore##
這是一部由中國馮小剛所導的電影,
以國共戰爭裡頭的徐蚌會戰做為故事背景;
( 國民黨稱之為徐蚌會戰, 共產黨則稱為淮海戰役)
電影裡頭的軍隊當然是中國人民解放軍,
不是我們早期愛國電影裡頭的主角- 國軍...
集結號在前年獲得台灣金馬獎兩項大獎: 最佳男主角與最佳改編劇本,
張涵予的演技是有目共睹的, 除了集結號之外,
在" 風聲"所飾演的那位軍官, 演來也是恰如其份...
不過在最佳改編劇本獎這一項, 就有點耐人尋味了!
以前念的歷史課本裡頭,
邪惡軍團永遠都是共產黨, 正義使者永遠都是中華民國軍隊;
可是在集結號裡, 堅持不殺投降戰俘的仁義之師是解放軍,
為弟兄兩肋插刀, 水裡還火裡去的也是解放軍!
這樣的電影倘若在蔣中正時期被老蔣撞見,
賣票和買票的人肯定下場就像第九連... 全數陣亡!!
物換星移, 同樣的執政黨, 不同的執政調性;
我也只能說: 馬英九, 我真是猜不透你啊~~~ @.@a
集結號單就電影藝術來說, 確實有值得觀賞之處;
尤其是張涵予的演技, 演活一個令人為之動容的革命軍人!
( 暫且不管他革誰的命啦...)
軍隊裡頭的弟兄在戰場上一同面對生死存亡,
所有人腦袋裡頭早就不是為國為黨這種高來高去的信念,
支撐他們往下走的只是兩個字: 同袍!
唯有共同面對死亡, 走過死亡才得以擁有的情感,
政戰單位會管它叫愛國情操的終極體現, 本質上就是義氣!
( 為黨為獨裁者有什麼意義? 伶杯只知道義氣...)
記得前年我金門旅行,
也到了太武山軍人公墓參觀;
當我看見那一整片墓碑時,
曾想過一個問題:
他們的最後一槍為誰而開?
為了國家, 為了領袖,
還是為了身邊陣亡的鄰兵呢?
希望戰爭永遠只能在電影裡頭出現,
留給世人除了電影藝術, 還有一點警惕的教育意義;
對岸的趕緊把沿海3000多枚飛彈撤一撤,
台灣只是一個國土面積不及你1/250的國家,
有需要這樣子對我們劍拔弩張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