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德殿, 日本時代這裡是一座日本武術道館; 整修中, 無法入內參觀
看門的斷劍碗公郎... @.@a
聽聽他怎麼說: すみません... 釣魚台は 台灣人の島 です
( 知道錯就好...)
大門上的人物彩繪五彩繽紛, 節孝祠建於光緒13年( 1887年);
原址在城隍廟東側, 後搬遷至此
中華路旁的大西門福德祠, 真搞不懂政府到底是用什麼態度來維護古蹟;
廟口還有一個刻印攤位, 又大又low的香爐就大喇喇地放在門口...
要不是手上有一本導覽手冊, 誰會注意它?
西門福德祠的確切興建時間已經不可考, 只知道在乾隆46年間整修過一次;
後來因應道路拓寬, 又將廟宇往後遷徙... ( 命運坎坷的土地公...)
這座廟宇又更絕了... 問了半天沒人知道它的存在ㄝ...
地址: 中華路239巷19號
( 拼觀光... 是拿什麼東西拼?)
聖王廟( 威惠宮), 祭拜開璋聖王- 陳元光;
興建於乾隆26年( 1761年), 是漳州人主要信仰的神祇
今天最後一站, 也非常低調... 隱身在台鐵管理局彰化機務段內
台鐵工作現場的口號: 聯繫再聯繫 確認再確認;
周星馳鹿鼎大帝: 重播重播再重播...
這裡是彰化火車站的扇形車庫, 地址: 彰美路一段1號;
不過沒那麼好找喔... 而且路上標示並不多哩...
這輩子還沒一次同時看到這麼多火車頭過... 也算開眼界了...
這就是扇形車庫的主體, 一個360度可以迴轉的裝置,
讓車庫內的車頭可以順著任何一方的軌道進出;
扇形車庫建於大正11年 ( 1922年), 沒聽過滿清有這個皇帝?
這是日本天皇的年號啦!
鐵路現代化, 造就台灣在80年代的經濟起飛榮景;
現在, 我們需要不一樣的火車頭帶領我們突破困境!
放射狀的鐵軌, 在圓形轉車台匯集;
左上角黑色看台就是讓遊客鳥瞰扇形車庫的場地
這張圖是用接的, 讓大家看清楚外頭鐵道與圓形轉車台的相對位置;
這裡聽說是台灣鐵道迷的朝聖聖地之一呢!
車庫內總共有12條鐵軌可供使用, 另外還有3條是停車專用;
就是這兩台車頭現在停放的軌道囉...
鐵路局老伯伯偷教我的大絕招:
直接順著鐵軌走到月台, 不必再讓到外頭馬路上啦... 太猛啦!!